浪涌保护器图片
浪涌保护器图片
返回上一页常见问题

带放射性源的避雷针

发布日期:2020-12-15浏览次数:1219标签:浪涌保护器图片
这种设想是匈牙利物理学家斯拉德(L.Szillord)在1914年提出的,后来一些厂商生产出了多种类型的放射性避雷针。据说放射性电极可在避雷针针尖周围提供大约8.33x10的12次方个电子/秒,即大约相当于1.3薇安的电流,因此有助于降低大气击穿电压,使避雷针具有更大的引雷能力,扩大了保护范围。1970年有人就声称其保护半径达到了250m。  然面,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在20世纪60、70年代做了大量的现扬测量和试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的结论都是否定的。测量的结果简单而又令人信服:即在相同地方相隔定距离(如几十米)分别竖立一根放射性避雷针和一根不带放射性的避雷针,两者高度相同。晴天,从放射性避雷针上测得10~7-10-8A的电流而一般避雷针测不到电流,这说明放射性物质在起作用。但是,当天气变坏,电场强度大约为100V/m时,两针上的电流相等,可达10~6-10-7A A。当电场强度继续增加,达到1000-5000V/m时,一般避雷针上测得的电流已达数十微安,而放射性避雷针上测得的电流反而略小于此数值。何以如此,原来在雷暴电场作用下,一般避雷针上发生的尖端放电电流已远远超过了放射性物质发射电子所产生的电流。相反,由于放射性物质发射电子的屏蔽作用,使放射性避雷针的尖端放电电液比一般避雷针的还小。  实验室所做的多次测试也说明放射性避雷针无助于大气击穿电压的降低,所以在避雷针上加放射性面是不可取的。一些国家的防雷规范,如德国的防雷规范就指出:“在防借接闪杆上涂以放射性物质不能给予值得称道的意义。根据大量的科学研究,它们的辅助电离作用比起雷电场中非放射性接闪器的自然电离作用是很微小的。”IEC有关规范也指出:“在接闪器装设放射性物质,事实上对保护的有效性不会有显著的提高。”除了这个道理之外,许多国家规定不许使用放射性避雷针的,另外原因,还认为其放射性有碍健康。